《人间悲剧》系列八:赶集

  

  文/门清

  

  谷爷爷半夜也没等来尹先生,想必是摸着夜路回家了。第二天他又起了大早,积攒的一堆甲鱼要赶早集才卖得出去。沿着十八堤向东走到尽头,折向北行路二十余里,是离荒湖最近的大集,南来北往的人,在这里买东卖西。要说生产及日用的家伙什,婚丧嫁娶寿节礼用之物,大集上是应有尽有。

  

  没有明显的标志,只是见着大路两边的房子密集起来,便知道大集不远了。谷爷爷挑着两个小筐,一晃一晃往前走着,他的身子骨可算硬朗,从荒湖到大集,一口气也没歇。首先出现的房子还是平房,是普通的住家,也有在门口支个摊卖早点的,专门迎着从这条路赶集的村里人,张全德一边招呼吃早点的客人,一边冲着隔老远的谷爷爷招呼:“四哥,嘿!”谷爷爷听见老伙计的声音,又加快步子,等赶到张全德的摊子前,一碗温热水递了过来,谷爷爷接过来一饮尽了。

  

  “生意好啊!”

  

  “老样子,过得去。”

  

  “我先去赶集,老规矩,一碗青菜面,两个大肉包,给我留着。”

  

  “行,回头再聊。”

  

  话说完,再往前行,左右便是砌成岭的楼房了,一层是铺面,二楼住着店主,有三层四层的也拿第二层作仓库或别的用处,总之,人是往高了住,人们以为爬了楼梯才算住了楼房,而从荒湖到大集,住楼房是件可吹嘘的事。从楼房算起,便是集了,从北到南,足有三百米,人们还嫌不够热闹,于是每隔几十米,便出来一个巷口,巷子或由东向西,或由西向东,有卖布卖鞋服的专门一巷,有杀猪宰羊卖肉卖菜的又是一巷,也有卖书卖文具的独一巷,那巷子便通往乡镇小学和中学,还有些巷子便不讲究这些个,赶上什么卖什么,自家腌个咸菜,炒个辣椒,烧个木炭,在路边铺一块干净的布或者干脆就摆在地上,嘴里随便吆喝两声货物的名字,也不强拉着路人来买。

  

  谷爷爷绕了一圈,才找到合适的位置,他将扁担垫在地上坐下,把两个箩筐挪到眼跟前,揭下箩筐上的木头盖子靠在筐子边上,摘下草帽,握住帽头对着胸口扇风,嘴里时不时喊两句:“甲鱼,甲鱼,孤儿湖的甲鱼。”“甲鱼,甲鱼,大的小的随便挑。”

  

  谷爷爷看起来还很精神,每一声都洪亮如钟,与他那魁梧的身材和四方的脸型倒是很相称,如果不是眼见他须发皆白,谁会相信这是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家呢。

  

  与往常一样,不到一个钟头,两小筐甲鱼就售罄,谷爷爷收拾完东西,朝着巷外走去,正走到巷口时,突然间,一个奶生奶气的声音叫住了他:“老爷爷,老爷爷。”谷爷爷不确定是在叫他,转过头去,只见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女孩拿着一顶草帽朝他挥舞,他这才想起来,刚才忙起来便把草帽搁在一边,收拾东西时忘记了。

  

  “呦,你是谁家的小姑娘,真乖。”

  

  小姑娘递给谷爷爷草帽,指着对面不远的妇人向谷爷爷说到:“是妈妈叫我拿给你的。”那妇人大概是怪小孩子多嘴,大声叫到:“还不快回来。”谷爷爷听着声,心里一个咯噔,再看看那妇人,哪能这么巧呢,这人和他儿媳妇音色身形无二。

  

  “小姑娘,你爸爸呢?”

  

  “还不回来?”那妇人明显有些生气,对小女孩呵斥道,而谷爷爷听得出,那是在呵斥他的,他没有再追问,却是猜到了什么,又摸摸小姑娘的头,说到:“去吧,真乖。”

  

  谷爷爷丢过刚才的心事,出来巷子,沿着大集的路一直走到了尽头,这里矗立着大集的最高建筑——七层楼高的邮政局。在楼房的旁边,蹲着一间小平房,谷爷爷敲了敲敞开的门,一个清瘦的老头走出来,他似乎猜到了来客何许人,便没有过多的惊讶,只是热情让进了屋。

  

  “货卖完啦?”

  

  “三百块,你点一下。”

  

  “你用不着每个月来,我这不缺钱用。”

  

  “还了心里舒坦。”

  

  “齐云有消息没?”

  

  “我只盼你有消息告诉我一声,这小子一封信都没往回寄,他也不识字,谁知道死在哪儿了,怕是收尸的人都没有。”

  

  “别这么说,李志广你认识啊?”

  

  “卖包子的李志广?咋啦?”

  

  “她大女儿寄了封信,我猜你这两天来,就拿过来了,你帮我捎过去。听说她大女儿也是不识字,失踪好几年没音讯,这不也有信了嘛。”

  

  谷爷爷接过信,看看了信封上的地址和名字,那是李超男从外省寄来的。

  

  “我不担心这个讨债的死鬼子,只怕哪天不得动喽,谷生怎么活?”

  

  “别想这么多,老伙计。”

  

  “真是冤孽。”

  

  从披星戴月到日上三竿,谷爷爷总算完忙完了,他回头在张全德家里吃了面,旁敲侧击打听了谷生妈的事情,究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。吃完面他将肉包用塑料袋包着,装在内里的夹袄兜,那是给他孙子带去的午餐。

  

  

查看评论